
张建平认为,美国特朗普政府主动挑起贸易争端,主要有几个方面的目的:首先是想缩减贸易逆差;其次,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剑指“中国制造2025”;此外,通过指责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向中国释放更多压力,赢得主动权;最后,通过制衡中国达到美国优先的目的,为中期选举拉选票。
第四是随着市场逐渐规范,巨头集中度提升,中海之前拿地、融资、成本招标等优势不断被削弱,在很多市场被迫面临与巨头之间争地的局面,冲击了中海原有生意模式。地方公司运转效率低下,盈利不断下滑,市场份额被蚕食,创新求变能力不足的问题不断暴露。随着其他房企投资策略变为回归城市主流地段,中海土地优势也被削弱。
过度的开发一名房产中介告诉新金融记者,很多楼盘的入住率目前在4成左右,“之前入住率高的原因就是很多传销人员会租楼,现在如果业主或物业把房子租给传销人员,要罚款几十万的,所以大家都很谨慎。”在这种大环境下,早些年燕郊大量以工业园区落宗的土地,最终都变身为了房地产。
从成本构成看,18年总成本(已剔除上市费用,财务费用及所得税)中,海底捞和九毛九占比最大的都是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但海底捞因物业和其他成本较少,导致原材料及人工成本较九毛九占比更高,2018年合计占总成本的93.4%,其中人工成本占比39.2%。九毛九集团租金、广告促销等费用占比较大,原材料及人工成本合计占总成本的67%。
环京地区完美地验证了这一理论。并且,在短短3年时间内,环京地区成功地成为了中国楼市的风向标。在每一次的全国楼市风波中,充当马前卒,推波助澜。也同样在每次严政调控下,瞬间化作炮灰,束手就擒。楼市沉浮,莫过于此。与其他城市“海岛”“旅游”标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环京地区正如它的宣传语一样——我与天安门的距离只有30公里。
这两个早年间的事例说明中海对于中国房地产初期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的引领作用。在风云变幻的房地产市场中,中海以先发优势不经意间成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2俯瞰中海40年发展历史,中海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在于它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带来的极致商业文明和商业规则。在此过程里,中海逐步确立了迄今为止最为务实的三大优点: